能力作风建设年大/家/谈
根据《河南大学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我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开展全校学生资助工作专题培训及调研座谈。全校学生资助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交流工作经验,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及作风。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经济学院的杨柳老师,一起来听她对学生资助工作的独到感悟。
个人简介
杨柳: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21级本科生辅导员,经济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经济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于 2010年到校工作,现负责学院学生工作及国家资助等管理工作。
心得感悟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是学生资助工作一项光荣的使命,责任重大且意义深远。
科学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公正评审助学金,困难学生的准确认定是资助育人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是最难把握的工作环节。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建设发展型资助体系,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培育力度”。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学生资助工作的高度重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人才培养,促进教育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逐步完善资助体系。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和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在高校学生管理培养工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我们要紧密结合学院资助育人工作实际,将帮困、资助、育人落到实处,将“资助”与“育人”有效结合。充分认识到,做好资助育人工作,不仅关系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关系到国家资助政策的实际效果,更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资助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应当将立德树人真正落实到资助育人的全过程中去,解决学生家庭困难的同时,注重贫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使学生在思想、行动上感恩奋进。
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贫困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在资助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作用,厚植爱国情怀,坚持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相结合,不断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形成高尚的品德和品格。同时,注重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减负。
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和励志教育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引导,开展自强不息精神教育、诚信感恩教育等。逐步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意识,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鼓励受资助学生自强不息、拼搏进取。
资助育人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我们应牢固树立“资助育人、扶困扶志”的资助理念,高度重视资助育人工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