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助管理 >> 资助动态 >> 正文

资助乡村行|国际(欧美)理工学院:资助善政传千万 惠民春风暖万家

时间:2025年07月17日      作者:      阅读:

政策下乡添暖意,筑梦助学启新程。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国家“资助政策乡村行”的号召,推动国家助学政策精准惠及每一位有需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子,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点燃梦想、启迪智慧、培育人才”的深远作用,河南大学国际(欧美)理工学院“青衿筑梦传薪火,夏耘菁菁育新秧”团队于6月30日、7月1日分别奔赴河南省开封市水稻乡双河铺和杏花营农场,扎实开展“资助政策乡村行”宣讲活动,将党和国家的关怀与政策温暖送进农家院落,助力乡村学子点燃希望、筑梦未来,浇灌希望之苗。

协调部署,走乡入户

6月30日,团队首先与双河铺支部委员会召开工作协调会,围绕村民作息特点、学生分布情况、宣传场地选择等实际问题展开研讨,最终确定以“集中宣讲+入户走访”形式开展活动,重点覆盖留守家庭及应届高考生群体。

在水稻乡和杏花营,团队成员走村入户开展宣传,通过街头讲解与上门交流,向当地学生家庭传递国家资助政策信息。他们详细解读了包括绿色通道、国家奖助学金及助学贷款在内的帮扶措施,并发放宣传手册,着力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求学路上的后顾之忧,让学子安心求学。

为切实服务水稻乡和杏花营的居民,团队成员在开展帮扶前认真学习血压仪操作规范,确保测量准确。深入乡村后,他们重点为老年群体提供贴心服务,携带设备走家串户,耐心细致地为老人免费测量血压,科普健康知识,用实际行动守护长者安康。

家贫志坚,精准妤困

在深入水稻乡走访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与一位正在田间劳作的爷爷进行沟通。言谈间,爷爷既骄傲又忧愁地提及孙子的优异成绩,坦言家中经济拮据,但坚定表示:“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娃上大学!”了解到这份深沉的期盼与现实的困境,团队队员上前与爷爷沟通交流:“老人家,现在国家有办法了,不用砸锅卖铁也能让孩子读好书!”随即,队员向爷爷介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特别指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强调孩子入学时可走“绿色通道”缓交学费,确保顺利入学。队员还以身边实例说明申请流程简单可行。最后,团队成员宽慰爷爷,鼓励孙子入学后勤奋学习,把书读下去、读出色,就是对国家帮扶最好的回报。

整理收获,殷嘱笃行

7月1日下午,团队成员系统整理走访笔记、问卷数据和影像资料,梳理农户反映的困难、对国家资助政策的认知情况及服务需求,与此同时,团队成员与杏花营农场支部书记以及团队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对于两天宣讲过程和宣讲成果的心得体会。通过汇总分析,团队聚焦核心问题,提炼实践成果,并着手撰写报告,旨在形成有价值的建议,为后续政策宣传优化和精准帮扶工作提供依据。

双河铺支部书记对本次深入基层、精准对接需求的工作成效予以肯定,并寄予厚望:一方面,要求团队持续以扎实的作风,将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精准送达至每一户有需要的家庭,切实消除信息壁垒;另一方面,更殷切期望受到政策帮扶的学子们,能够珍惜机遇,勤勉向学,未来以学识才干回馈桑梓,为水稻乡乃至更广阔天地的振兴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步履所及承载着对当下困境的务实纾解,更寄托着对乡村未来的深远期许,资助乡村政策永远都在路上!

在本次资助政策乡村行中,“青衿筑梦传薪火,夏耘菁菁育新秧”团队怀揣炽热初心,投身乡村实践。成员们以青年之肩主动扛起时代责任,步履坚定地深入基层一线,用实际行动兑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护航求学梦想”的坚定诺言。展望前路,这支青春力量矢志不移,将持续穿梭于阡陌之间,以脚步感知民生冷暖,用实干诠释担当精神,在助力教育公平、服务乡村振兴的广阔征程上笃定前行,竭力铺平每一位有志学子的成才之路,让惠民政策的和煦春风抚慰每一个需要关怀的角落。


河大学工

河大资助

河大心理

地址:中国 河南 开封/金明大道 | 邮编:475001/475004

联系我们:0371-22195551 hdxsczhk@163.com

版权所有©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