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正文

宋纯鹏校长在庆祝建校105周年暨学科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7年10月09日      作者:宋纯鹏      阅读:

同志们:

上午好!

今天是河南大学建校105华诞,恰逢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作为校庆活动的主题,让我们共同回顾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明确新的发展目标,统一思想和意志,开启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一、回顾与展望:百年办学历史与学科建设历程

河南大学作为河南建校最早的高校,见证了河南乃至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承载着许多影响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和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时刻与历史记忆。今天在我们创建一流大学伟大事业中,我们有责任加以总结和挖掘。

(一)从预校创建到国立河大

我们不应忘怀,1912年,以林伯襄为首的先贤们创建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这一极具世界眼光和现代气魄的壮举,为河南大学的开放办学传统奠定了重要基石,书写了河南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篇。

1922年,预校升格为中州大学,设立文、理两科,1925年,已拥有哲学、国文、数理、化学、生物、地质等8个系9个专业,多位具有留学欧美教育背景的知名学者在此任教。1930年,省立河南大学已有文、理、法、农、医5个学院16个系。在抗日战争的流亡途中,用血肉之躯维护和接续了中原文化的教育血脉,1942年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当时华北地区院系最多、规模最大的高校,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镇。

(二)历经院系调整,综合性大学框架犹存

我们不应忘怀,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两次大的院系调整。由于教育事业发展需求,河南大学分离出多个系科,孕育了一批新的高校,为河南、为中南乃至为全国的高等教育布局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但是,其自身由一所全国知名的综合性大学渐变为一所学科相对单一的师范性质的地方高校。1984年,在学校和海内外校友的共同努力下,河南大学校名得以恢复,开始突破师范学院文理学科的框架,按照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设置加快发展。学校审时度势,顺应应用、新兴和交叉学科发展需求,学科裂变效应充分体现。经济贸易、法学、管理、新闻传播、计算机、工艺美术、建筑工程、生物等系科,应运而生。以徐盛桓、朱自强、刘亚星、党鸿辛等著名学者加盟学校。学校先后提出了“继续巩固和扩大现有文理科优势,大力发展应用学科,适当发展工科”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大专业调整和建设的力度。

其间河大求索不断,探求研究生教育,形成完整人才培养体系。高考恢复之后1978年开启我校研究生培养的新阶段。1981年,河南大学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取得逻辑学、政治经济学、中国现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古代史等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巩固发展硕士生教育的基础上,以百折不挠的精神,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现当代文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两个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0个专业成为河南省重点学科。

(三)新世纪奠定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

我们不应忘怀,2000年,三校合并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新校区建设进程得到加快推进,医科的并入,使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结构更加完善。在新世纪新起点,学校提出“以文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发展思路,步入高水平大学建设期。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高度重视大学内涵提升,始终将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性中心工作。2008年,省部共建高校建设给河南大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按照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一条主线、两大突破、五大战略”的工作思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2011年,省政府颁布实施《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2011—2020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和河南省“十三五”规划都明确提出支持河南大学创建一流大学。

今天的河南大学,建立了以文、理、医、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12个学科门类,94个本科专业,4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39个省一级重点学科。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和教育部体育艺术师资培训培养基地、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等30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研究教学平台。

总结近百年办学历程和学科发展经验,值得我们珍视和借鉴:第一,预校到国立,这时期办学特点前瞻开放,一批享誉海内外名师,执教学校。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一中华民族教育思想发挥淋漓尽致,成就河南大学学科发展史上第一个丰碑。第二,综合性大学学科基础重建时期,加速学科裂变、引进高端人才、跨专业培养学科骨干,综合性大学框架得以恢复。河大人不懈追求和曾经拥有经历,是这一时期学科发展的支柱。第三,进入新世纪,河南大学以一流学科大学建设为目标,坚持探索实践“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风格”的发展道路,植根中原大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坚持融入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融入行业进步,学科发展路径更加清晰。第四,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自我封闭、抱残守缺,实事求是不断调整学科建设目标,这是河大人海纳百川的精神所在,值得我们新时期建设者借鉴和思考。

二、发展与改革并重: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河南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从今年三月初,我们就开始思考按照国务院发布双一流高校建设方案和实施方案,依赖于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基础,着手编制学校发展规划。今年6月6日接教育部通知,投入了紧张学科建设方案的编制。在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实事求是思考河大学科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面对当今国内外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式,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仅仅是一个起点,建设“双一流”大学任重道远。适应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管理体制、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支撑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资源体系相对匮乏,本硕博招生比例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成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瓶颈;区位优势不明显,面对日益加剧的人才竞争压力,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储备不足,学校基础设施和教职员工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等等。如何乘势而为,在双一流建设的征程中实现河南大学百年振兴,这是每一个河大人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发展战略和总体目标

结合学校发展战略,经过学校集体智慧,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已经正式审批通过。方案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建设标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建设生物学一流学科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为核心,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确立了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大学发展三个阶段的奋斗目标。

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世界一流学科大学建设为主线,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工程、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文化建设工程、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开放办学工程,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学科大学。

按照国家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指导性要求,把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放在学校发展的中心位置,推动学科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以绩效为杠杆,不断优化学科布局结构,健全学科生态体系。到2020年,生物学主要学科领域在国内的优势地位凸显。相关学科环境科学、生物医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化学等学科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其它学科积极融入、特色发展,初步形成相互支撑、交叉融合的学科生态体系。学校通过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全面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初步建立完善适应于一流大学发展的大学治理体系,学校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在全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攀升。

2030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以文、理、医、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流学科体系更加完善,若干重要学科跻身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学校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基础。自然科学在生命、纳米、信息等科学领域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人文社会学科在黄河文明、区域经济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等领域产出引领社会进步的重大思想成果,应用学科在农业、环境、健康、材料、能源和物流等行业为国家和区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到本世纪中叶,扎根中原大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跻身综合性、研究型、有较大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二)一流学科发展和学校整体学科发展关系

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一流学科如何确定的;

按照实施方案,首先设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特点是,“双一流”建设在遴选程序上采用无需高校事先申报,更注重发挥专家委员会的咨询作用。国家三部委成立了以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为主任,由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人员组成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评审依据:专家委员会根据国家战略、水平标准、特殊需求等原则,根据高校人才培养、学科水平、办学质量、主要贡献、国际影响力等情况,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再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拟建设高校。专家不直接对某一高校是否纳入“双一流”建设范围做出评判。

综合考虑有关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主要根据客观数据和综合评价。认定遴选标准的依据、数据,根据已公开发布、可公开获取、高校普遍认可的国内、国外第三方权威评价结果确定,主要指标包括国家重点科研平台、国家级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国家奖励、国际评价(各学科点的实力水平及国际影响力),统筹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区域急需、学科优势突出、不可替代性等因素。专家委员会的结论都经过讨论、记名投票,遴选产生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议名单。一部分学科优势不明显的学校专家委员会要求学校自主遴选出拟建设学科。

教育部2017年6月1日传真通知我校被列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专家委员会遴选出的比较优势、特色明显的生物学学科为一流学科,确定拟建设口径进行建设方案论证

政府遴选:根据认定标准专家委员会遴选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审议确定建议名单。拟建设高校编制论证建设方案,经所属省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三部委。专家委员会对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进行审议咨询。三部委根据专家委员会意见,研究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如何处理好一流学科建设和学校整体发展的关系。综观当代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验,都是精准打造一流学科为突破口。一流的学科,就意味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上的“一流影响力”,以及在思想理论、技术创新、价值观念、制度文明等方面的“一流贡献度”,这些正是大学功能的最核心显现。我校应按照“双一流”建设精髓,充分发挥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实施学科特区计划,在管理体制、科研组织架构、学科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合作等方面先行先试,建立先进学科管理体系。带动学校整体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切实破除制约学科创新活力迸发、影响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行分批次分层次的学科发展战略,支持有基础的学科争创一流,集中力量打造具有引领性、公认性及高贡献度为特征的学科和学科群,实现我校学科建设从“点”向“面”的跨越。

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整合环境生态、农业科学、医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构建生命科学学科群。形成纳米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考古等新兴交叉学科,提升学科(群)整体实力。关注学科协调发展,提升相关学科影响力,推动人文、艺术、体育、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发展。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发展释放更大空间,争取更多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进一步巩固和带动学校形成文、理、医、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

(三)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的核心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发展规律,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在要求,按照双一流高校建设总体布局和实施实施方案,认真落实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坚持学科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两条主线同时推进。

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的师资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和创造出一流的成果,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所在。

在双一流建设中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引领作用,确立和完善各类人才评价体系与分配制度,推动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和动力机制建设,以队伍建设带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实施“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引进和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家、领军人才。实施“学科带头人提升计划”“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培育高水平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实施“国际合作伙伴”计划,支持青年人才到国内外一流大学、一流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研究,加快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进程。

引导全校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将师德师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为社会输送一流人才是一流高校的最本质特征。

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河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明德)计划”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建立起一套质量保证措施较为完善、管理机制和培养模式科学合理的内在激励机制和长效保障机制。坚持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特色发展,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推进研究型教学、探究式学习、自主性发展,培养具有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健全人格、全球视野和中国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着力打造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科学研究是产生高水平师资队伍、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平台。通过科学研究可不断地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出新的理论和思想,孕育产生新的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加强学科布局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构建国家、省、校三级科研组织体系,加强和拓展研究机构的作用。

聚焦国际科技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提高基础研究和重大问题研究水平,贡献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科学发现和科技成果。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升人文社科研究的学术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引领能力。构建“中原风格、中国特色、国际视野”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打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原学派。推进新型高端智库建设,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与区域研究,服务国家和地方对外战略需求和“四个河南”建设。

河南大学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独特的文化。学校传承河大文化积淀,以立德树人为统领,让河大精神弥漫在校园,印刻在心灵,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内化为全体河大人的独特气质和行为规范。围绕宋文化、黄河文明等建设文化特区,打造一批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增强科研人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深化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联合,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优化成果应用转化机制,集中纳米技术、化工环保、生物医药、计算机与软件技术、现代医学、环境规划等优势学科,提供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增强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度、贡献度和影响力。建好郑东新区留学生创业园和大数据产业园。

(四)以问题为导向,创造有效率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抓手。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建立先进的大学制度。“五大建设任务”顺利实施,必须要通过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以管理体制、人事聘用、薪酬分配、财务经费运行等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与一流学科大学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激发发展活力,为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大学提供先进、科学的动力和保障。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制度,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健全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加快构建有利于高水平大学科学发展的内部管理体系,推进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

依据《河南大学章程》,建立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完善与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体系。完善学校、学部和基层学术委员会三级学术管理架构,发挥学术民主,提供科学决策,促进学风建设。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教代会、学代会及社会各界人士在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学校与院系的权力和责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推进资源的有偿使用。

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全面深化大学的改革,是解放和发展大学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改革要着眼于解决制约发展的关键环节,着眼于制度的创新与聚合,从而形成适应我校实际的总体性的制度成果。

加快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贡献和业绩为主要依据,兼具外部竞争性、内部公平性、个人激励性,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和释放教师的教学、科研潜能的薪酬分配激励体系。加快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赋予学科在自我管理方面更多的自主权。完善推进学科交叉的组织机制、建设规划,构建有利于推动学科交叉的管理制度。

构建社会参与机制。建设双一流大学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

坚持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建立学校理事会,制定理事会章程,建立健全会议程序和议事规则。完善与社会合作模式。继续加强协同创新,深化提升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的合作水平,扩大合作领域,增加合作深度。依托教育发展基金会平台,不断完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共享共赢的资源募集机制。

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百年河大有着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和开放办学的传统。通过国际化引领师生开阔国际视野、接轨国际研究、拓展国际合作,在教育教学、科技创新等方面瞄准国际一流目标,育一流人才、产一流成果,提升国际影响力和显示度。

加快推进河南大学迈阿密学院等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加强国际协同创新。依托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等国际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实施“7100”计划,通过互派师生访学交流、教学科研合作等途径,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国际化教育水平。

三、把蓝图变为现实:全面深入推进《建设方案》实施

同志们,学校未来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更加美好的河南大学需要全体河大人的共同努力。

作为新时期河南大学建设者,我们要深刻领会创建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对于每一位河大人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引领作用,充分认识到我们肩上担负的崇高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我希望,全校各个单位、各个学科,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能将思想意志统一到创造河南大学美好未来的发展愿景上来,以追求卓越、止于至善为目标,在共同推动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梦想。

每一位河大人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及时发现学校在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怀着对河大的关心和热爱,积极为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深入推进《建设方案》的全面落实。

第一,推动全校师生深化认识。通过座谈会、报告会和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解读“双一流”建设精神实质,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交流经验,抓好落实。

第二,建立“双一流”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加强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建立总体方案实施信息反馈系统。借鉴专业认证和国际评估模式,完善“双一流”建设的自我评价调整机制。

第三,全校各职能部门和各培养单位,根据《建设方案》的总体部署和任务分解,科学制定本单位落实方案的工作计划和步骤措施,确保建设目标顺利实现,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未来的河南大学,将充分发挥一流学科大学对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致力于提升河南大学在河南高等教育体系和让中原更加出彩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河南高等教育对区域协调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的支撑作用;进一步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河大学工

河大资助

河大心理

地址:中国 河南 开封/金明大道 | 邮编:475001/475004

联系我们:0371-22195551 hdxsczhk@163.com

版权所有©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