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培计划”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说道。“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完美阐释了这一扶贫教育理念,为切实将其化为行动,河南大学学生资助工作在酷热难耐的暑期,一刻也未停歇。
随着新生录取工作的全面开展,学生资助进入“农忙”时节,招生录取至新生开学前后,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关键时期。学校开通学生资助热线电话0371-22851233,安排专人值班,耐心解答学生和家长的咨询,做到“件件有说法、事事有落实”,实实在在为困难学生解决问题。学校在“河南大学迎新系统”中制作资助政策宣传模块,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登录系统后,可以很方便的了解和咨询资助政策,为申请资助做好准备。全方位立体化宣传资助政策。通过“河南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对资助政策、申请流程、工作动态和资助成效进行推送和专题宣传,推送河南大学2016年全日制本科学生资助年鉴、本科新生“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本科生国家助学金、本科生国家奖学金、本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育人工作成效等。加强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和家长,让其知晓诈骗分子惯用的行骗伎俩,提高新生的安全意识和甄别能力。
“资助宣传,我们在路上。” 学生处和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通知,要求各学院组织资助负责人、贷款负责人、辅导员、资助服务站志愿者进行专题培训,组建多支“河南大学学生资助服务政策宣讲团”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我校生源较为集中的地区,宣传讲解高校资助政策。走进社区街道,走进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走访学生家庭,了解情况、介绍政策,消除宣传盲区和工作死角。
法学院的资助政策讲解志愿者走进乡间地头,耐心给群众解答资助政策,“不忘初心”四个字,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现;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源精准扶贫观察团走进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范场村,队员们从“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新生‘绿色通道’”、“其他资助措施”、以及“奖学金制度”等五大方面,系统、全面的为村民进行了讲解,针对村民们提到的具体助学贷款流程,队员们从基本申请条件、申请材料、贷款额度等方面进行解答;国际教育学院暑期支教团在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关爱的同时,资助负责人深入到农村贫困的在读大学生及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家庭中,为家长和学生解读国家资助政策,讲解申请程序,派发相关宣传材料,并给他们送去了资助金、米油面等资助物质,给他们带来了学校及学院的爱心与温暖。
欧亚国际学院开展辅导员新生家访工作,通过帮忙干农活、做家务、发放“解忧卡”等方式,对郑州市航空港区、中牟县与开封市祥符区下辖乡镇以及开封市顺河回族区贫困家庭进行国家资助政策及学校资助措施宣传,同时还开展防范金融诈骗、反传销、反非法集资宣传;土木建筑学院精准扶贫团走进平顶山市,针对农用三轮车、摩托车、小型车辆、中型车辆、大型车辆等几种不同车辆对311国道的交通组成情况进行了长达5小时的不间断统计,助力基础设施建设。
“立德树人,人人成才”,基础医学院的同学们深入社区,在教授急救知识的同时,积极宣传学校、学院的学生资助政策和措施,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河南大学“精准资助措施”和“资助育人”成效,让国家惠民政策深入人心;经济学院组织学生跟原高中班主任联系,为全国各地167个准大一、准高三的班级详细宣传和解读国家资助政策,与中原发展研究院合作,组织学生参加“百县千乡”调研项目,资助宣传覆盖了全省369个村……暑热难耐,他们,一直在路上奔波,在炎炎夏日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去一丝清凉与甘甜。
“资助工作不放假”,暑期资助政策宣传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国家资助政策知晓度,充分展示了资助育人成效。资助是手段,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河南大学以育人为导向,鱼渔兼授,不断完善“奖、贷、助、勤、免、补”多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努力为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搭建一座完成“求学梦”、实现“成才梦”、投身“中国梦”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