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思想教育 >> 辅导员之家 >> 正文

“梦想舞台、演绎青春”校园短剧大赛

2015年04月28日      作者:暂无      阅读:

河南大学“梦想舞台、演绎青春”校园短剧大赛始于1996年,至今已有十一载,共举办六届,演出剧目近400个,观看近3.5万人次,为繁荣我校文艺,创建和谐校园,塑造校园软环境,进行特色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目标与思路

根据《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目标,遵循校园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国内外高等学校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以校园短剧为辐射源,以建设高质量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优化校园文化软环境,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河南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适应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河南大学“梦想舞台、演绎青春”校园短剧大赛的思路是:以建设和谐校园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终点,以“反映校园生活,讴歌时代精神,弘扬社会正气,鞭挞不文明现象”为立足点,以新形式、新内容、新主题为突破点,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依据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体现特色校园文化主旨,彰显当代青年学子的风采与魅力,尽现河南大学百年的厚重与淳朴,在省教育厅的直接指导下,利用特色文化资源,运用多样的表现形式,发掘学生群体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河南大学“梦想舞台、演绎青春”校园短剧大赛是河南大学“校A级”学生活动品牌项目,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校校园文化全面繁荣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我校校园短剧大赛多年来一直本着来源于学生,又回归学生的思想,以我校学生的创造力为基点,塑造了一道靓丽的校园风景。

(一)实施的方法:

第一,全校参与、全员关注。河南大学“梦想舞台、演绎青春”校园短剧大赛的口号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每年的三月或四月,学生工作部下发通知,号召全校师生一起参与,要求各学院认真组织,每学院必须上报一个以上的节目,并把这一项活动作为一个硬性指标纳入学院学生工作考评成绩之中。每年当“梦想舞台、演绎青春”校园短剧大赛开始时,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各个活动场所,都现出同学们认真排练的身影,时不时有非参加演出的同学驻步观看。当大赛拉开帷幕时,更是会产生一票难求的景况,为了缓解学生观看的热情,学校一般会在决赛上演后,再举办一次颁奖演出,保证全校师生的观看率至少达到30%。

第二,主题明确,寓教于乐。河南大学“梦想舞台、演绎青春”校园短剧大赛是集艺术性与思想性为一身的学生活动。首先,作品一定要有较高的艺术含量,能给人以感官上的冲击和舞台的震撼力,同时给人心灵的洗涤和美的享受;其次,作品要格调高雅,具有时代气息、并把校园氛围和专业特性结合进来,主题思想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和谐社会和创新型社会建设相结合,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把“八荣八耻”的重要思想体现在作品中,寓教于乐,在同学们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给予灵魂的启迪,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形式多样,注重表现。河南大学“梦想舞台、演绎青春”校园短剧大赛是一个形式多样、作品纷呈的大赛。每年的大赛都不是单一话剧大赛,而是一个集话剧、歌剧、歌舞剧、相声、小品、双簧、传统戏曲等相互结合的精美文化大餐。其中在评分中向那些首次运用的表现形式上倾斜,鼓励创新,提倡新形式的运用。

第四,再现经典,倾情原创。河南大学“梦想舞台、演绎青春”校园短剧大赛既重视对经典剧目的诠释,更重视对原创剧目的把握。大赛每年都会选择一定数量的经典作品进入决赛,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对学生原创作品的肯定,并且向原创作品倾斜,特别是那些反映校园文化、具有专业特性的作品。目前从六届大赛的入围名单可以看出,学生原创作品占70%以上,其中又有93%为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这些原创作品的出现,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实施过程

首先,宣传阶段。校园短剧大赛前期,学生工作部面向全校下发通知,通过宣传栏、校园网、板报、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和发动,号召全校师生关注校园短剧大赛。

其次,初赛、预赛阶段。校园短剧大赛的参赛单位以学院为主,同时也接受个人组织的报名。各参赛节目通过认真组织,精心准备,进行初赛预赛的评选,其中的精品进入决赛。

再次,决赛阶段。校园短剧大赛是河南大学大型的文化活动之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株奇葩,在河南大学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其规模之宏大,已经远超往昔。以第六届校园短剧大赛为例:第六届校园短剧大赛进入决赛节目的有13个,分两个晚上在河南大学最大、最宏伟的建筑——大礼堂里隆重上演,包括多名校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有近6千人次观看了演出。

最后,汇演阶段。最后一个阶段为汇报演出,在决赛完成后,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上乘的精品,并对这些演职人员进行表彰,特安排汇报演出及颁奖典礼晚会。以从决赛中脱颖而出的作品为主题,辅以多样的文艺表现形式,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这是河南大学校园软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十年的发展,河南大学“梦想舞台、演绎青春”校园短剧大赛的组织已经形成制度,并形成规模,而且组织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三、工作成效及取得的经验

河南大学“梦想舞台、演绎青春”校园短剧大赛的举办,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大赛以高尚的艺术作品感染人、激励人,引导广大同学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凝聚力量,团结共进,是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辅助力量。

经过十年的发展和六届大赛的举办,“梦想舞台、演绎青春”校园短剧大赛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

学生文化生活的形式是丰富多才的,内容是健康向上的,以育人为宗旨,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把我校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合格学生,创建和谐校园。河南大学 “梦想舞台、演绎青春”校园短剧大赛鼓励学生们编写、演绎发生在身边的动人故事,增进了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彰显个性青春的舞台。

校园中每一个成员既是文化建设的客体,又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主客观双重角色的统一。因此,校园短剧大赛对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吸引大量的学生参加大赛,让他们精心准备一部具有良好效果的节目,引导他们进行探索和学习,把所学知识和人生经验相融合,通过编、导、演等多个环节的操作,使学生从中学习到具有艺术性和知识性的内容,通过比赛的历练,使他们学习到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怎样在竞赛中把集体的力量发挥出来,怎样在比赛中发扬风格,与兄弟院系的同学处好关系。另一方面是学生们所创造的节目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是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的产物,可以对观看演出的同学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教育意义,通过表现精彩的形式,思想健康的内容,使广大同学能在节目的演出中得到文化熏陶,从而达到校园短剧大赛的双重教育效果。

如2003年第二届校园短剧大赛上,艺术学院编排的《怒涛》再现了河大学子在“一二·九”运动中的爱国行动;2004年第三届校园短剧大赛上,原创剧目《我们正年轻》告诉广大学子要珍惜校园时光,把握青春年华; 2005年第四届校园短上生命科学学院的《师情永驻》以一件感人的事迹折射了人民教师博大无私的爱和崇高的思想品质;2006年第五届校园短剧大赛上,剧目《男生宿舍》讲述了同一个宿舍的四个大学生在当今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而表现出的不同取舍和追求,其寓意发人深省;2007年第六届校园短剧大赛上,文学院的参赛剧目《三十米的距离有多远》告诉我们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是如何慢慢展现的故事,等等。这些节目的演出让学生的思想和精神都得到了升华。

其二,是建设和谐校园环境的重要力量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以文化形态参与的非强制性教育手段,其特点是通过创造一种教育的环境,影响教育的效果,以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行为养成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传播、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使命。

校园环境包括两个部分,一为硬件,也就象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的:“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一为软件,也就是通过保存人类的完美理想,保护社会的公共价值,在耳濡目染和内心体验中给人以教育意义的文化建设。河南大学“梦想舞台、演绎青春”校园短剧大赛能使人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示,起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理顺情绪、振奋精神的作用。

如2003年第二届校园短剧大赛上,工商管理学院编排的《最佳校长》以其新颖的构思,通过河大校史上两位著名校长与现任校长的同台较量,展现了河南大学今朝的辉煌成就,使同学们深入了解河南大学的校史;2006年第五届校园短剧大赛上,剧目《一个都不能少》描写了一个贫困女大学生在同寝室三姐妹的大力帮助下最终渡过难关、战胜困难,体现了集体的温暖以及当代大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风貌。剧目《天之音》通过讲述一个身患绝症的医生把自己的眼角膜无私地捐献给一个渴望能再次看见光明的小女孩的故事,表现了白衣天使的高尚和伟大;2007年第六届校园短剧大赛上,来自艺术学院的《如果爱》让观众领略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爱无华的美感,等等。这些节目的上演对构建和谐校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使人受到教育,得到提高,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其三,是选拔精品剧目的重要基地

河南大学 “梦想舞台、演绎青春”校园短剧大赛不仅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营造和谐校园的手段,而且从中还产生了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但在河南大学校园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他们还走出河南大学,走出河南,走向全国,在更广阔的天地展现校园短剧的魅力,以交流使者的身份,使更多的兄弟院校和社会各界认识并走近河南大学。

其中特别需要介绍的是从第三届大赛中脱颖而出的,由河南大学学生社团——境界剧社自编、自导、自演的诗剧《我的李白》,在2004年第四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中囊括了包括最高奖——组织奖在内的所有奖项,并成为“大学生戏剧节组委会唯一推荐剧目”、“上海市首届大学生话剧节特邀祝贺剧目”和“复旦大学特邀演出剧目”。该剧赢得了戏剧界专家和上海观众的一致好评。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我的李白》的演出给了我一次灵魂的洗礼,我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它体现了河南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河南省乃至黄河流域的悠久的文化历史。”《新民晚报》、《劳动报》、《大河报》、东方网等多家媒体都对该剧的成功上演作了相关报道。该剧后又应邀赴郑州大学等高校演出,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

其四,是特色节目的展现场所

河南大学 “梦想舞台、演绎青春”校园短剧大赛在十年的发展中,不断的拓展空间,设置一些特色节目,在最开始的两届大赛上,节目主要以话剧为主要,从第三届开始形式越来越多样,特别是2006年第五届校园短剧大赛上,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在原有参赛项目之上,又增加了传统曲艺中的相声、小品、双簧等节目;2007年第六届校园短剧大赛上,在鼓励剧目原创的基础上,还增设了相声专场。其中2006年的小品《双簧》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7年的相声,更把短剧大赛推上了高潮。

除了这些传统的节目之外,还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色编写一些原创性的节目。其中一些特色节目已经成为惯制,如外语学院的外语节目从第一届就有,现在更从英语话剧发展到日语话剧,2007年外语学院选送的日语话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节目的演出吸引了大批我校的留学生前来观看;其他的还有医学院、护理学院的作品,他们结合自身的优势,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创作了一些感人肺腑的优秀作品;2007年校园短剧大赛更把校园中的绿色身影——国防生纳入全校师生的视野,他们选送的作品让人久久难以忘怀;还有校园中的独立班级——文理实验班的学生也首度披挂上阵,其作品《》展现了不一样的风采。

综上所述,河南大学 “梦想舞台、演绎青春”校园短剧大赛自1996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对推动我校素质教育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和丰富大学生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它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和课外实践创新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目前,校园短剧大赛已经成为惯例,并形成规模,特别是在2004年被评为“校A级”品牌后,更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并逐步走出河南大学,其作品越来越多的走向全国,被各界人士所认知。


河大学工

河大资助

河大心理

地址:中国 河南 开封/金明大道 | 邮编:475001/475004

联系我们:0371-22195551 hdxsczhk@163.com

版权所有©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制作维护